一般而言,大部份唾液腺腫瘤都生在淺層位置,病人會察覺到耳珠下方有明顯的腫塊慢慢變大。然而,深葉唾液腺和小唾液腺腫瘤則長於口腔裹形成腫塊,因此較難察覺,但幸好大部份唾液腺腫瘤是良性的,當中最常見的良性腫瘤是多形性腺瘤。
多形性腺瘤大多出現在腮腺,其次為頜下腺,以中年女性較易患上此症。它通常是一個單一的腫塊,其質地較硬,邊界呈不規則形狀。雖然多形性腺瘤是良性,但它會逐漸變大而影響鄰近正常組織,若不切除,若干年後會有機變惡性。
第二個常見的唾液腺腫瘤是沃辛瘤,又稱淋巴樣乳頭囊狀腺瘤。這是一種生長較緩慢的良性腫瘤,男性和吸煙者較易患上。沃辛瘤一般長在腮腺尾部,其質地較柔軟及由多個囊腫物組成。相比多形性腺瘤,他們生長較緩慢,並不太具侵略性,正正是這個原因,患者往往會忽略它的存在,而任由它生長到嚴重影響面部輪廓的地步,此時,因為腫瘤太大會導致反覆出血和感染。另外,惡性唾液腺腫瘤是比較少見的,而患有乾燥綜合症 ( Sjogren syndrome)的病人患上惡性腮腺淋巴瘤的風險較高。
上文提及,多形性腺瘤患者如不切除,將來有很高的風險轉變成惡性腫瘤。所以,上述兩個情况的病人應留意自己的腮腺有否突然快速地長出腫塊,因惡腫瘤的增長速度是十分快的。其它惡性腫瘤的特徵包括:淋巴結轉移/擴散、皮膚變紅、疼痛和面部神經麻痺/癱瘓。因唾液腺內和附近藏有多組淋巴結,有時變大的淋巴結亦可像一個唾液腺腫瘤,因此,要準確地診斷唾液腺腫瘤,必須利用先進的影像掃描和細胞檢查。
所有唾液腺腫的病人都必須接受超聲波掃描。超聲掃描可以檢測及初步區分唾液腺病理和其他頸部病理,如淋巴結變化,它也可以測量腫瘤的位置和大小,並可引導微針到腫瘤核心位置抽取細胞做病理組織檢查。對於較複雜和深層的腫瘤,則需要電腦掃描和磁力共振的恊助,去達到準确的診斷,繼而降低手術的風險。
治療唾液腺腫瘤前,醫生會建議先進行抽針細胞檢驗。由於不是百份百準確,因此,所有唾液腺腫瘤都應以外科手術切除以肯定腫瘤的類別和防止面部出現併發症。
傳統的腮腺瘤切除手術,切口是由耳朵前面一直延伸到頸部,因此頸部傷口明顯且不美觀。最新的拉面皮手術,便可避免此情況,因其切口可將傷口隱藏在髮線內。加上隨著內窺鏡手術的普及化,醫生在內窺鏡的輔助下,可用更小的切口切除某些位置的唾液腺腫瘤,從而大大提高了美觀效果和患者的滿意度。
醫生進行淺葉腮腺瘤切除手術時, 為了防止腫瘤復發,會將腮腺瘤與周邊連接的部份正常唾液腺組織一併切除。我們的面部神經分支是隱藏在腮腺內,因此面部神經有機會損傷而導致麻痺。事實上,大部份面神經損傷都是因手術期間神經線受到過度拉扯而導致短暫面肌無力,在此情況下,患者只需服藥,面部功能便可在幾星期內復原。然而,如果神經線被意外切斷,即使立即接駁在一起,面部都會出現明顯的不對稱。所以,外科醫生必須非常熟悉面神經線解剖及在手術中加以保護,他亦可利用面神經監測儀器確定其位置以避免損傷面神經,此儀器在復發和複雜的腮腺瘤手術中是不可或缺的。
在進行此項手術時,藏在腮腺腫瘤內的耳大神經通常亦會無可避免地被切除,由於它是一條供應耳珠感覺的神經線,耳珠會短暫失去感覺及難以佩戴耳環。而切除腮腺手術的另一常見晚期併發症是弗雷綜合症,這是因皮膚的汗腺受到唾液神經線刺激所致,患者在進食或飲水時腮腺皮膚會大量出汗。如情況嚴重,可利用肉毒桿菌注射以作有效及持久的治療。
治療惡性涎腺腫瘤則較為複雜, 需要涉及大規模的根治性切除和重組手術,而周圍的淋巴結亦可能需耍通過頸淋巴結清掃術去切除。大部份患者均須接受術後放射治療以防止腫瘤擴散或復發。
此文章於19/1/2015及2/2/2015在信報刊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