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1日 星期二

弱聽與助聽器

時常有病人說:「我的聽力好似愈來愈差?有時細聲點也聽不到,是否患有弱聽?」其實,一個聽力健全的人能聽到025分貝的音量,即落葉聲或時鐘針擺動聲。如果音量高於25分貝才能被聽到,便患有弱聽。

一般來說,聽力受損的程度可分為五個等級,包括
l   輕度(即無法聽到2640分貝的聲音,如輕輕說話聲)
l   中度(即無法聽到4155分貝的聲音,如下雨聲)
l   中重度(即無法聽到5670分貝的聲音,如洗衣機開動時的聲音)
l   重度(即無法聽到7190分貝的聲音,如2尺範圍以內的鬧鐘響聲)
l   深度弱聽(即無法聽到91分貝或以上的聲音,如打雷聲)

患上弱聽的成因眾多,常見的包括外耳炎、外耳畸形、耳膜穿破、中耳發炎、耳骨硬化及長期處於高噪音的環境下令聽覺受損等。事實上,我們較難自我判斷聽覺是否受損或出現衰退,確診必須經耳鼻喉專科醫生檢查及進行聽力測試,若確診為聽力損失,醫生會建議患者應否需要接受治療;若藥物和手術都無法醫治,患者則可按需要考慮選配合適的助聽器。然而,助聽器是不能恢復患者失去的聽力,它只能讓患者聽到之前不能聽到的聲音,有助他重建溝通能力。因市面上的助聽器種類繁多,大致分為耳內式、耳背式及耳道式等,每款接收頻率的範圍也不同,如耳背式助聽器適合患有嚴重聽力受損的人士,選購時需特別小心,如使用不當,有可能會令患者的聽力進一步受損。另外,對於雙耳聽力損失的患者來說,先在其中一邊耳朵配戴助聽器會有助他們調節及適應。若效果理想,則可按需要在另一邊耳朵配置助聽器。

此文章於10/2/2017excelhealth.com刊登

剖析中耳炎

想知道為何會患上中耳炎,便須先了解中耳的結構。中耳位於外耳和內耳之間,內含鼓膜、聽小骨及部份面部神經。中耳向後伸延至乳突骨,經耳咽管通向鼻咽。中耳的主要功能是維持適當的耳壓,令鼓膜運作正常。鼓膜是一層薄膜,負責收集聲波並聚集在聽小骨,然後再傳到內耳。大部份的中耳疾病都是跟耳咽管閉塞有關,而大部分的鼻腔疾病都會影響耳咽管的暢通而間接引發中耳炎。

中耳在發育期的體積及空間會隨著乳突骨的成長而擴大。若中耳的空間及透氣理想,便能抵抗因耳咽管功能受阻所產生的壓力變化而產生的疾病。反之,發育不健全的中耳會容易因鼻腔疾病而導致中耳炎。若中耳炎不能得到及時醫治,便會進一步影響中耳發育而造成惡性循環。

在沒有抗生素的年代,中耳炎是非常普遍的疾病,它更會導致很多嚴重的併發症,包括鼓膜穿孔、膽脂瘤、腦膿腫、腦膜炎和面部神經麻痺等。但隨著醫學的進步及社會衛生的改善,患上中耳炎的個案已慢慢減少。而大部分中耳炎病人都能得到及時醫治,減少併發症的發生。

一般而言,七歲以下的兒童較常患有急性中耳炎。當中,多於五成的兒童曾經最少一次患上急性中耳炎,
但此情況在七歲後有緩和跡象。兒童常患中耳炎是因他們患呼吸道感染的機會較高,由於兒童的耳咽管尚未發育成熟,較成人的短小和筆直,容易導致病毒從上呼吸管道進入中耳。而兒童的腺樣體亦較活躍及肥大,容易導致鼻咽管閉塞,造成中耳炎。

患上中耳炎的病徵包括耳痛、耳朵流膿、發燒、咳嗽及流鼻水。大部份患有急性中耳炎的病人都是因病毒而非細菌感染所致,所以治療方法以舒緩病徵為主,常用藥物包括止痛退燒藥、消炎噴鼻劑和抗炎藥物。理論上不需服用抗生素。但在特別情況下,例如年幼患者(2歲以下)和長期病患者及某些出現高燒及嚴重感染的病人,醫生會處方抗生素去防止併發症的發生。

那麼成年人患中耳炎也普遍嗎? 事實上,成年人較少患有中耳炎,病理上亦跟兒童有異。成人患上中耳炎的成因可能與氣壓損傷、持續性鼓膜穿孔、膽脂瘤、耳咽管堵塞引起的鼻感染、鼻竇炎或鼻咽癌等有關。

鼓膜穿孔容易引發中耳積水。當洗澡或游泳時,水會通過穿孔進入中耳,導致持續性感染。因此建議病人活動期間帶上耳塞,以防止感染的情況發生。當然,鼓膜修復手術可防止耳膜穿孔引致的併發症。而患有週期性中耳感染的病人會容易患有膽脂瘤,它會逐漸破壞中耳結構。如有此情況,可利用手術切除,以防止不可挽救的併發症。

氣壓損傷是由於耳咽管(Eustachian tube,簡稱ET) 未能平衡中耳壓力所致。患者通常遇到極大的氣壓轉變,如乘坐飛機或進行潛水活動。當耳咽管無法適應此變化壓力的轉變時,它便會自行封閉使空氣不能進出中耳,導致耳鼓內壓力不斷增加,令中耳內出血,甚至鼓膜破裂。一般來說,健康的咽鼓管是可以適應壓力變化的。可是,如患上感冒或過敏性鼻炎時,耳咽管亦會跟隨發炎,導致閉塞而引發中耳炎。

如成年人有中耳炎積水的情況便應進行鼻咽檢查,以排除患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簡稱NPC)的可能性。事實上,很多早期鼻咽癌患者都有耳塞的現象,這是由於腫瘤生長的位置非常接近耳咽管,並會在早期階段出現壓迫現象,導致咽鼓管封閉 (情況跟氣壓損傷相似)。因此,若成年人無故出現耳塞或耳鳴持續超過一週,便需要諮詢耳鼻喉專科醫生,因有可能是鼻咽癌的先兆。

因為鼻和耳是相連的,所以大多數的鼻腔病變亦會造成中耳疾病。常見的鼻腔疾病如過敏性鼻炎(俗稱鼻敏感)或鼻竇炎一樣會影響耳咽管,造成閉塞及​​導致中耳炎,如我們能夠保持鼻子健康,便可避免染上中耳疾病

此文章於17/10/2016及31/10/2016刊登

胃酸倒流

年屆中年的林女士因喉嚨有異物感而向耳鼻喉科醫生求診,她還有鼻水倒流及胃氣脹,但進食及吞嚥正常,體重亦沒有明顯下降的跡象。醫生為她進行鼻咽喉鏡檢查,發現她有可能因胃酸倒流而導致咽喉炎,經過兩星期的治療及跟進,林女士的病情得到很大的改善。

胃酸倒流在先進的國家實屬普遍,常見的症狀包括胸口灼痛(俗稱火燒心),經常有胃氣和飯後打嗝。但亦有少部分病人因胃酸倒流而產生咽喉不適,包括咽喉感覺有腫塊、咽喉疼痛、聲音沙啞,長期咽喉痕癢及咳嗽等,其中只有少部分病人同時有火燒心的感覺。

咽喉與食道有別,它對於胃酸及胃液酵素的防禦能力較弱,因此,胃酸倒流會導致咽部粘膜嚴重受損及長期不適。若胃酸進入喉嚨和氣管,便有機會引致發炎及乾咳等情況。另外,食道和胃之間有一組肌肉名為下食道括約肌,它像一扇門般防止胃酸或胃內的食物逆流回食道。當我們站立時胃液和食物會困於胃內,可是,當我們躺平時便會增加胃液倒流的風險。所以,進食後立刻睡覺是誘發胃酸倒流的常見原因。

要診斷因胃酸倒流而引致的咽喉炎,一般需要臨床診斷去排除喉部其他疾病。醫生會用鼻咽喉內窺鏡去詳細檢查喉部結構,受胃酸倒流的喉部會出現粘膜腫脹、潰瘍,聲帶瘜肉腫脹及肉芽腫等情況,同時醫生需要排除其他令到喉部不適的疾病,如鼻竇炎及鼻敏感引致的鼻水倒流、扁桃腺發炎、咽喉良性及惡性腫瘤等。

治療方面,患者可先從改變日常生活習慣入手,例如減輕體重、晚飯不要過飽及避免睡前進食等,同時醫生亦會處方止胃酸倒流藥物給患者,一般需要服用最少兩星期或以上的療程才會見效。

當然,如情況嚴重或得不到改善,病人則需要接受24小時食道酸鹼度監測檢查。如懷疑食道及胃部出現有其他病變,則需透過胃鏡(Oesphagogastroscopy,簡稱OGD)作檢查。如胃酸倒流受不到藥物控制,可考慮進行下食道括肌手術作緊縮治療。


此文章於6/6/2016在刊登

切除扁桃腺手術

扁桃體炎是兒童常見的疾病之一。扁桃體屬於淋巴組織,其外形好像一對核桃般並藏於喉嚨後方吊鐘兩側。它跟腺樣體、舌扁桃腺及咽淋巴組為防禦系統,以防止呼吸道受到微生物感染。當此系統受到病原體刺激,便會導致B細胞及T淋巴細胞增加。童年時淋巴系統對新病原體的反應特別活躍,然而當身體習慣後,扁桃體便會逐漸萎縮、體積縮小及變得不活躍,這也解釋了為何扁桃體炎經常發生在兒童身上。

當患上急性扁桃體炎時,患者會出現發燒、喉嚨劇痛及不適等症狀。病因通常是病毒感染所致,其次是細菌感染。一般而言,急性扁桃體炎的發病期約一星期,期間可使用非類固醇消炎藥物及合適的抗生素以控制病情。然而,有部分患者在治療後並沒有完全根治甚至持續復發,部分扁桃體則處於長期腫大及發炎狀態。

當扁桃體的功能受損導致它不能有效運作時,患者可考慮手術切除。有些人會誤解手術後會削弱免疫功能。有研究顯示,這只會暫時降低製造免疫球蛋白的能力,對主要免疫系統沒有造成長期影響。事實上,如上述提及,口腔內還有其他淋巴組織,如舌扁桃體及咽淋巴,其功能與扁桃體相同,因此兩者可替補被切除的扁桃體。此外,扁桃體切除術亦適用於以下情況,包括扁桃腺膿腫(Peritonsillar Abscess)、扁桃體結石(Tonsilith)、因扁桃體腫瘤而導致扁桃體不對稱(Asymmetrical tonsil)及睡眠窒息(Sleep Apnoea)等。

最後,扁桃體切除術已超過佰多年的歷史。過往,在局部麻醉下進行手術是高風險的,術後出血及感染率也非常高,患者的生命往往受到威脅。然而,隨著現代麻醉技術及微創手術的發展,術後出血和傷痛的情況雖然存在,但已大大改善,患者一般可於在手術後同日出院回家休息,而傷口疼痛等會維持約一星期,之後便可恢復正常飲食及說話。

此文章於11/1/2016在刊登

甲狀腺舌骨囊腫

人體的甲狀腺是源於舌根位置的軟組織,這些軟組織在胚胎形成時由舌根轉移至喉嚨甲狀腺軟骨,此轉移管道通常會被身體吸收並於胚胎的第10週時消失。若它沒有消失,便會殘留在頸部並形成甲狀腺舌骨囊腫 (Thyroglossal Duct Cyst,簡稱TGDC)。雖然它屬於先天性的缺陷,但往往是在後天發現,亦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及性別的人士身上,而男女的發病率比例相若。

甲狀腺舌骨囊腫一般位於頸部上方的中線位置,其質地柔軟、呈圓形及邊緣界線清楚。因囊腫與舌根相連,因此它會隨著舌頭活動時而移動。

最常見的症狀是頸部中線位置腫脹,使患者在吞嚥時感到不適。如囊腫受到感染而發炎,便會有疼痛及形成膿瘡。大部份的甲狀腺舌骨囊腫均屬良性,然而亦有部份囊腫病變成惡性腫瘤,形成癌症。

若懷疑患上甲狀腺舌骨囊腫,醫生除利用超聲波掃描外,亦會進行穿刺抽取細胞檢查(Fine Needle Aspiration),以排除其他疾病(如脂肪瘤、淋巴結或惡性腫瘤)的可能性。此外,醫生亦會建議病人進行切除手術,避免囊腫持續擴大, 受到感染或增加病變的機會。若囊腫已受到感染,病人需要在手術前先進行抗生素治療。

治療方面,於1920年首次出現名為Sistrunk 程序的切除手術,現今已成為外科醫生處理甲狀舌骨囊腫的標準手術方法。在此以前,因大家對甲狀腺舌骨囊腫與胚胎學的形成認知不足,手術後的復發率較高。Sistrunk 程序除了切除囊腫外,也涉及切除甲狀舌管和伴隨的舌骨中段,醫生均會一併切除,以減低復發的機會。

這是由於甲狀舌骨囊腫連結甲狀舌骨管道,甲狀舌骨管道必須一併清除以防止囊腫的復發,然而甲狀舌骨管道在解剖位置上與舌骨有密切的關係,試圖去將甲狀舌骨管道與舌骨分離,在技術上是相當困難。因此切除一部分舌根的軟組織連同舌骨的中央部分及囊腫,似乎是將甲狀舌骨囊腫連同其管道一併清除的最好方式。



此文章於30/11/2015在刊登

細訴聲帶癌

咽喉是由咽部與喉部組成,兩者均是一條管道,前者負責將食物由口腔帶進食道,後者則負責呼吸及發聲。當咽喉出現疾病時,一般的症狀包括喉嚨痛、聲沙、血痰及喉嚨有緊窒的感覺。若頸部或淋巴腫脹時,這可能是惡性咽喉疾病的其中一個徵狀。

相比肺癌或腸癌,咽喉癌實屬罕見。然而,它的成因跟其他頭頸腫瘤一樣,主因是吸煙及飲酒所致。所以如你是有長期吸煙的習慣(俗稱煙民)出現聲沙及喉嚨痛的現象時便需要份外留意。因聲帶及咽部十分敏感及屬於深層組織,所以在檢查咽喉時,醫生會以局部麻醉進行內窺喉鏡檢查。

於內窺喉鏡檢查時,醫生會觀察病人的聲帶表面有否異樣,如增新組織或任何早期癌變的症狀。醫生亦會檢查兩邊聲帶的活動能力是否對稱,若發現單邊聲帶有麻痺情況,則可能是肺癌、食道癌及甲狀腺癌侵犯聲帶神經腺導致。因此,若你有以上情況便應及早檢查及確診,盡快找出成因,接受適當的治療。

若不幸發現有異樣或懷疑有癌變增新物,醫生會建議病人接受全身麻醉,利用內窺喉鏡抽取組織進行病理化驗。若病理報告顯示為良性息肉,一般會採用外科手術切除。術後聲線會有改善,少數有復發情況。若不幸報告顯示為惡性腫瘤,醫生首先會確定咽喉癌的類別,然後為病人進行電腦掃瞄及磁力共振以確定癌症期數,從而幫助病人找出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患有聲帶癌的病人相比咽喉癌病人較為幸運,因為前者在發病初期會因聲沙會及早求醫,後者則因腫瘤位置較為隱藏,在確診時大多數已屬晚期。另外,聲帶跟咽喉的其他部位結構不同,聲帶的淋巴管道組織較咽喉其他部位少,因此聲帶癌甚少擴散到頸淋巴。然而,咽喉其他部位組織的淋巴管較為發達,很多時於早期癌症時已擴散到兩邊頸部淋巴,而頭頸癌病人出現頸部淋巴擴散時,其癌症期數已屬第三期。 

治療咽喉癌可利用外科手術、電療、化療及綜合性治療。採用的方案乃取決於腫瘤期數、大小、病人年齡及其健康情況。

早期及腫瘤細小(特別是生長在聲帶的喉癌) 的咽喉癌一般只需利用外科切除手術,腫瘤便能得以控制。病人亦可在術後電療以加強手術的效果。然而,在一般情況下,病人的發聲功能及吞嚥功能會受到短暫性影響而導致嗆喉及聲沙等情況,但此情況會隨著時間而有所改善,甚至回復正常,期間可接受言語治療師,加快康復速度。

如腫瘤體積達中度,手術切除會導致病人失去發音及吞嚥功能。此情況下醫生會建議病人接受,其好處是避免入侵性手術及保留咽喉的正常功能。但是,若果腫瘤已侵犯了患處附近的軟骨組織,便會削弱同步電療化療的治療效果。另外,若病人是長者或患有慢性疾病者, 便不宜接受化療,故不建議採用此方法。

當腫瘤體積太大或電療及化療的效果不理想時,病人必須透過外科手術將腫瘤切除,此治療稱為「全喉切除手術」。手術後病人會永久喪失喉部功能,醫生會分別在病人頸上開一造口及重整咽部,以助他們呼吸及改善吞嚥功能。病人之後雖然不能完全正常發音,但仍可用口部進食及吞嚥食物。


其實,現今有多種輔助儀器協助病人以新方法發音,如電子咪、喇叭仔、人工聲帶及食道語發聲技巧等。其效果雖不能媲美正常發音,但病人仍可利用上述工具發出簡單的聲音,以便與人溝通。另外,本港有些非牟利機構如「新聲會」,為術後病人提供輔導及支援,他們會定期舉辦活動、講座及分享會,藉此幫助病人更快融入社會及積極樂觀地面對康復後的生活。

此文章於31/8/2015及14/9/2015刊登


口腔癌

口腔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器官,口腔的功能包括咀嚼及發音。而口腔組織包含上腭、下腭、頰部、牙齦及舌頭。當中,舌頭在說話及咀嚼功能上扮演重要角色。不幸的是,大部份口腔癌原發於舌頭,因此,若能及早確診,治癒後口腔功能仍能得以保留。

口腔的構造易見及相對敏感,例如我們可以在刷牙時檢查口腔的情況,亦可在進食時發覺到口腔潰瘍或其他異樣。所以,口腔癌往往是可以及早被發現的。然而,因口腔癌跟良性口腔潰瘍十分相似,很多時候會導致延誤診斷及治療。

現時,最常見的口腔癌是「鱗狀細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 SCC),其次是淋巴瘤和小涎腺腫瘤。大部份患上鱗狀細胞癌的病人年齡以60歲或以上的長者居多,不過近年也有年輕化的趨勢。

誘發鱗狀細胞癌的病因大多數是由於口腔黏膜受到長期慢性刺激所致,以吸煙和飲酒為最明顯的誘因。另外,時常使用濃烈的酒精漱口水、進食辛辣食物、牙齒太尖而時常令口腔受損,以及和嚼食檳榔等亦是其他的刺激因素。因台灣人愛嚼食檳榔的習慣,因此他們的口腔癌發病率十分高。

此外,有些鱗狀細胞癌是由於口腔內的黏膜病變而引致的,這稱之為「口腔癌前期病變」,當中包括扁平苔蘚、白斑和紅斑,它會出現粗糙及帶白色的黏膜,而這些不正常的黏膜應被切除,以防止病變成為癌細胞。

要注意,口腔癌的病徵包括不會癒合的口腔潰瘍,因良性口腔潰瘍一般會在2星期內有改善。因此,若口腔潰瘍的情況持續超過4星期,便要加倍小心。還有,良性口腔潰瘍與惡性潰瘍的分別是前者通常會感到非常痛楚,而後者則沒有明顯痛楚及潰瘍下,牙齦及牙腭會越來越腫脹,這些都很容易被誤以為是細菌感染而延誤確診。

最後,因為連接口腔至頸淋巴結的管道內有大量淋巴管,所以癌細胞會在早期轉移至致頸部淋巴結,此情況就像鼻咽癌一樣。口腔癌很少會轉移到頸部以外的部位,因此,治療會集中在原發位置及頸部的相關部位上。

口腔癌治療的過程複雜,需要不同專科醫生之間的緊密合作,包括病理學家、放射科醫生、耳鼻喉科醫生、整形外科醫生和腫瘤科醫生。

治療方案有賴準確的診斷及病人癌症的期數。醫生會在病變的位置切取充足及深層的口腔組織進行病理檢查。如情況許可下,懷疑病變的位置必須全部切除,以避免因檢驗出錯而把壞細胞留在體內變為癌症。

常見的口腔癌是「鱗狀細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 SCC),但口腔有其他罕見的腫瘤需要有經驗的病理學家作正確的診斷。當病人確診後,需進行MRI掃描評估腫瘤的範圍及患頸部淋巴結轉移的可能性。

手術切除是口腔癌的第一線療法。為確保沒有腫瘤殘留體內,外科醫生會在手術期間切除腫瘤以外最少1-2厘米的正常組織用作邊緣,及於縫合傷口前把腫瘤附近的正常組織速遞到病理學家進行急凍切片,以確保手術把腫瘤割清。

要在狹窄的口腔進行複雜的3D手術並不容易,術後病人的口腔會留下明顯缺陷,若不修補,口腔便會失去吞嚥及發音的功能。為了解決此情況,醫生會從患者身體其他部位抽取部分組織轉移到口腔,去取代被切去的組織,此重建手術名為「游離皮瓣修復手術」,例如在舌癌手術中用大腿皮瓣去重建假舌頭,而當腫瘤侵佔顎骨時,部份顎骨必須切除,然後用小腿腓骨皮瓣重建。另外,超過百分之十口腔癌患者會有早期頸淋巴轉移,所以醫生會進行頸淋巴清掃手術防止腫瘤擴散。

切除及重建手術需時約10小時或以上,病人術後短期內會出現進食及呼吸困難,為此可利用餵食管及氣管造口管解決上述情況(通常一星期後便可拔除)。病人在完成手術後還需進行電療及化療以清除潛在的癌細胞。完成整個療程後的首3年,病人需透過緊密的覆診,以確保病情受到控制。

成功的治療往往取決於病人與醫生們之間的緊密合作。隨著手術、化療藥物和放射治療的進步,大部分病人都可在繁複的治療過程後邁向正常的生活。

此文章於15/6/2015及29/6/2015刊登